青年职工作为企业的中坚力量,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方向。甘肃能化金昌公司动力车间现有职工85人,35岁以下青年81人,占比高达95%,承担着甘肃省“十四五”期间重点项目金昌低阶煤高效利用制氢及50万吨/年高浓度尿基复合肥项目电力、蒸汽、循环水等核心动力的生产保障任务。自项目建设以来,动力车间青年团队始终坚持“创新驱动、绿色发展、安全高效”目标,紧紧围绕项目建设、安全生产、技术攻关等领域,立足岗位、勇挑重担、冲锋在前,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,以满腔工作热情和扎实专业技能,在急难险种任务和实干担当中展现出了青春风采,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。

怀青春之志,勇当能源保供“先锋队”
动力车间围绕“稳定运行、降本增效、环保达标”核心目标,盯进度、抓安全、保质量,发挥“五会”调度工作机制,严格落实“三表”工作举措,采用“三班两倒+动态巡检”、多部门高效协同及模块化作业等模式,先后完成锅炉水试压、项目中交、设备冲洗、锅炉联动试车、开车等多项关键任务。为确保项目安全、高效、有序推进,动力车间严格落实复工复产“六个一”规定,紧盯全年关键节点目标,统筹施工组织力量,细化工作计划和部室及班组职责,全面梳理人员、设备、材料等情况,重点加强对相关领域和关键环节管理,全面开展管线排查、除尘系统调试、脱硫系统防冻等工作,以充足工作准备保障了项目节点目标提前实现。

承匠心之脉,深推导师带徒“接力行”
动力车间结合青年职工实际,有针对性地开展菜单式集中培训、导师式帮带培训。以“精准培养、分层推进、实战导向”为核心,选拔技术过硬、作风扎实的骨干担任导师,签订《导师带徒协议》,以“理论+实践”模式,开展理论基础、工艺流程、PID流程、设备启停流程、常见异常情况处理及“手指口述”标准化演练等实操演练;聚焦生产过程中的技术瓶颈和疑难杂症,依托车间仿真培训平台,导师团队开发典型工况处置课程26项,建立“日提问、周测试、月考核”机制,将培训成效与绩效考核挂钩成立;以“小课题、快攻关”为抓手,成立青年技术攻坚组2个,先后申请专利4项,发表论文5篇,涌现出“甘肃省领军人才”1名,为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提供了技术人员保障。

守安全之责,筑牢生命至上“防护墙”
动力车间始终以“安全建设”为基础,以“加快投产运行”为目标,创新构建“三纵三横”安全责任体系,纵向划分车间主任、班组长、岗位员工三级责任区,横向建立设备、工艺、安全专业网格;针对化工动力系统特点,车间编制《标准化作业指导手册》23项,将锅炉启停、压力容器巡检等关键操作细化为128个标准步骤,完成隐患排查286项,其中整改率覆盖100%;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,建立隐患台账,确保问题“发现即整改”,每月组织应急演练,不断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,2024年以来,累计开展5次实战演练,应急响应速度提升60%,构建了一个安全、高效、智能的动力运行体系,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